创建步骤
1. 基本设置
这里可以填写新集群的基本信息。
计费方式可选小时、月、年。若开启自动备份,则在每天指定时间段都会创建一次备份。
多可用区域将节点分散部署在不同区,可用性高。单可用区域将节点部署在同一个区,网络延迟最低。
注解:如果您选择『多可用区部署』,则集群所有节点将分散部署在当前region中的所有zone,反之,如果选择『单可用区部署』,则集群所有节点将部署在当前region中的某一个zone中。
2. 节点设置
RadonDB 包含两种类型的节点:SQL 节点、存储节点。SQL 节点的数量固定为 1,存储节点数量可选,每个节点都有副本节点。具体说明如下表:
节点类型 | 节点数量范围 | 副本节点数量范围 |
---|---|---|
SQL 节点 | 1 | 1-4,默认为 1 |
存储节点 | 2-60,默认为 2 | 2 |
每种类型的节点都可设置 CPU、内存、磁盘类型、磁盘大小。磁盘类型可选择性能型或者超高性能型。磁盘大小决定了数据库最大容量,您的数据和日志会共享这块磁盘。
注解:按上述设置,集群会有 8 个主机,包括:SQL 节点 1 组,每组包括 1 主 1 副本;存储节点 2 组,每组包含 1 主 2 副本。
3. 网络设置
为安全起见,数据库集群服务需加入已连接路由器的私有网络,并确保该私有网络的 DHCP 处于『打开』状态 (默认已打开)。 使用一个数据库独享的私有网络的好处是方便您对其做『过滤控制』,同时也不影响其它私有网络的设置。
注解:如果您选择的集群部署方式是多可用区部署,则只能看到多可用区的私有网络。关于如何在region创建VPC、私有网络,请参考区域(region)与可用区(zone)。
4. 服务环境参数设置
在这一步可以设置数据库服务的配置参数。